+ 后天的环境和养育方式会造成孩子的异常状态,时间久了,再加上先天的生物学因素的影响,小小的习惯性动作会发展成神经症。 那么家长如何及早干预,及早调整以及配合治疗呢? 1、常常有人分享经验,说我家孩子也有一阵子挤眉弄眼的,我们不理他,不管他,过一阵子就好了。这个说法也对也不对。有些孩子是因模仿他人或外界较轻的刺激引起的,那么家长不去理他,不去强化这个行为,孩子逐渐觉得没意思或又有新的替代,逐渐适应了环境等等,确实可以“自己就好了”。但如果不是这种情况,那么不理会不管只会让情况恶化。当孩子刚开始表现重复的行为时,父母确实不要大惊小怪,表面上不理不管,暗地里却要去查找原因。前面列出的原因已经很详细了。家长在能力范围之内,尽量主动调整,注意观察效果。如果重复行为持续一个多月没有变化,医院咨询; 2、不要“非黑即白”式的调整。很多家长听说是养育方式的原因,表示“知道了,回去改”。而他们改的方式是原来管的现在不管了,不说了;原来纵容的或者忽略的,现在抓起来。且不说能不能做到位,一个人几十年形成的认知模式和行为模式以及情绪的诱因和表达方式,都不是说改就能改好的。家长最多在行为上改,对孩子的看法、教养理念和态度,家长自己的情绪和言行模式等,不是一下子改得了的。然后,家长就会说,你看,我已经改了,可是没有用。算了,这孩子没救了。
+ 3、很多人真的不会当家长。从理智层面来看,我们对孩子的认知和了解不够,对作为父母的自己是什么样的,应该做些什么和不要做些什么,并不清楚。就算有的家长看了所有亲子育儿的书籍,看了发展心理学,考了心理咨询师,但是,对自己孩子的即时的了解还是远远不够,更不要提与孩子互动和教养孩子的方法了。从情感层面来看,父母亲对待孩子的那种博大、包容、慈爱、深切的情感,很少有家长能做到,很多家长自己还没有成熟到能拥有和给予孩子这种情感。对孩子有要求、有期待但也能在一定时间内接纳孩子的现状,称之为耐心。很对家长对孩子没有耐心,焦虑地期待立竿见影的结果,或者虽然忍耐了,但并不是情感上的接纳的耐心,这两者是不同的。现在的时代特点、家庭结构、居住环境、消费观念、邻里亲友的关系与往来,生活内容等全部发生了巨变,很多家长没有足够的智慧去把握生活的本质,不能将自己的世界建设成平衡的、宁静祥和的世界,在家长的世界中栖身和成长的孩子又怎会不被扰乱?说到底,家长自身的提升、扩容、补课,是解决一切孩子问题的根本。 4、必须对孩子进行心理治疗,并常常辅以家庭治疗。严重到孩子得抽动症的地步,家长的养育方式以及家长个人的心理状态和人格状态常常是需要调整的。而如前所述,一个人不容易自觉地发现自己的盲点和潜意识的种种模式,否则就不叫盲点和潜意识了。很多家长对心理咨询持怀疑或抵触态度,还有的家长是防御性的态度,认为我辛苦养育孩子怎么会出错呢。如果是前者,可以参考我前面的文章,怎样选择心理咨询师。如果是后者,家长本身的问题就更严重了。(完)
+ 为了帮助多动症、抽动症和厌学、学习障碍、考前焦虑、品行障碍、早恋等心理情绪障碍问题患儿远离疾病困扰,提高患儿家长对孩子身心健康重要性的认识,同时呼吁全社会 ●心理医生30分钟心理专业的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孩子的自卑心理,树立孩子的治疗信心,使孩子尽快融入到班级生活,提高学习成绩。活动期间,医院心理医生将针对多动症、抽动症患儿提供至少30分钟的心理咨询服务(原价元,现免); ●启动“金色儿童”医疗救助计划:孩子是上苍送给父母最美的天使,为了帮助孩子摆脱病魔困扰,减轻家庭经济负担,本次活动期间医院将面向全省征集10名特殊家庭患儿,启动“金色儿童”医疗援助计划,所产生的一切医疗费用,均由院方承担。 活动时间:7月1日(周五)-7月31日(周日) ●疑似或确诊为多动症、抽动症儿童; ●因厌学、早恋、学习障碍、考前焦虑、品行障碍等心理情绪障碍问题影响学习成绩者。 1、患儿家长可通过电话-预约报名登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