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动症如何进行心理治疗家长可做好这2点

时间:2022-3-31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有很多家长为了给孩子治疗抽动症,到处求医问方,了解到各种观点。其中有抽动症不是病,只是一种心理障碍,不需要服药治疗的说法。

对此,胡氏儿科总结对大量患儿的治疗经验认为:抽动症是病,与心理障碍有一定的关系。

况且心理障碍本身也是一种病,所以是需要治疗的。

单纯的心理治疗作用有限,但心理治疗仍是必要的。在通过药物、针灸、推拿等干预的同时,应该配合心理治疗。

那么,如何进行心理治疗呢?

1、端正家长的观念

最好的心理治疗者不是医生,是家长。家里对抽动症要“冷处理”,就像什么也没发生一样,对孩子的任何抽动症状都“熟视无睹”,这不仅要在表面上做到,而且要在心理上做到。

或者可以告诉孩子这是一种病,很多小朋友都有,关系不大,慢慢治疗就会好的。

抽动症孩子大多是非常敏感的,家长的一举一动都看在眼里。如果家长经常观察孩子的动作,讨论病情,孩子心理负担会不断加大,并最终形成心理暗示导致症状加重。

还有千万不要要求孩子努力去控制症状,这是非常错误而且无效的做法。抽动本身并不可怕,但是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延长病程,家长们必须统一思想和行动。

2、注重孩子性格的培养

鼓励孩子多外出和其他孩子玩,多和其他人交流,养成健康开朗的性格。

可以多带孩子外出亲近大自然,孩子做错事时最好不要当场指责或打骂,待其情绪稳定时再进行教育。

另外还可以培养一些偏静的兴趣爱好,比如书法、绘画、手工、弹琴等。

总之根据孩子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对上学的孩子,家长一定要和老师沟通好,多鼓励,尽量避免责罚。

希望家长们多配合,为了孩子的早日康复,你们也要提供正能量!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