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抽动症的发病率逐渐递增,和往年相比呈直线上升的趋势。而且抽动症患儿的抽动部位、抽动幅度和发作频率同以往诊断相比其严重程度也在增加,临床对于抽动症的诊断标准也日渐完善。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患有抽动症呢?什么体质的孩子容易患抽动症?这是困扰着许许多多抽动症患儿的家长的原因。 抽动症的原因中医介绍,先天禀赋不足或者后天失调是导致儿童抽动症的病因。痰湿腻滞、肺热阳盛、阳虚迟冷、气虚倦怠、阴虚燥红型体质,脾虚或脾肾两虚型的儿童易患有抽动症。患儿多半表现为消化吸收不良甚至面黄肌瘦,或虚胖瘦弱甚至腹部隆起;尿频、遗尿、便秘或便稀、牙齿发育不好,经常感冒、过敏、咳嗽,易患鼻炎、鼻窦炎、扁桃体炎、哮喘,伤口难以愈合,溃烂,流湿等。 遗传因素,围产期损伤,感染因素与免疫因素,精神因素,家庭因素和药源性因素是诱发儿童抽动症的主要病因。家族有遗传史或家族中曾有亲属在幼年曾患有类似的精神类疾病的,其子代患有抽动症的几率增加。围产期的突发性损伤,如早产,难产,剖腹产和产时窒息等,导致幼儿右脑器质性损伤。孕妇因自身的免疫力及抵抗低下,受到病毒的感染,或长期服用抗精神类药物,影响子宫内胎儿的发育,新生儿出生后患有抽动症的概率大。孕妇在怀孕期间情绪的变化,或喜或忧伤,刺激与抑郁都会牵动身体内胎儿的发育,新生儿出生后家庭环境的温馨程度,父母教育方式,学习压力等在一定程度上都有影响。 抽动症危害波及广泛不自主的抽动和发声导致患儿注意力集中困难,无法专心的学习,学习成绩下降,久而久之就影响记忆力的形成和发展。课堂中老师的批评,同学的嘲讽只是幼儿更加不喜欢学习,逃学、厌学等,多数患儿深藏自卑、怯懦心理,影响他们与同学、同伴之间的交流,出现社会退缩、社交障碍等,严重时可致自尊、自信、人格和家长产生偏差,部分患儿对嘲讽着产生对抗仇视报复的心理,发展成为品行障碍,诱发青少年犯罪。值得注意的是,大约四分之一的抽动患儿有猥亵行为淫秽言语。调查显示,大部分抽动患者存在说谎、逃学、偷窃、伤害动物、自残、破坏财物、伤害他人等现象。医师提醒,抽动症为儿童的危害大,应该及时进行治疗。 抽动症状有很多,注意生活细节抽动症起病36个月以内,以幼儿或学龄期的儿童为主。发病初期,以面部抽动为主,如眨眼、挤眉、缩鼻、咧嘴等,有些患儿的抽动部位隐秘,家长很难发现,如肚子抽动、痉挛等。而后,随着病情的加重,抽动部位有简单的面部抽动开始向四肢躯干叠加或交替,出现点头、摇头、扭颈、耸肩、甩手、绞手指、踢腿、踮脚、爬行、走路姿势异常等。患儿可由面部抽动转变为四肢抽动,或面部抽动和四肢抽动共存等。部分患儿的抽动症状发展到一定时期时,出现秽语症状,如话语紊乱、咬字不清等,常发出单音节的语气词,部分患儿有骂人、口出秽语等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