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2月份开始发现儿子有吸肚子的动作到现在,过去了快9个月。我的家庭已经回到了正常的轨道,虽然儿子还在调理当中。回想这大半年,我们由最初的焦灼、痛苦、迷茫到现在坦然自若,因为我选择的这条路太少人走了,我还是忍不住把它写出来,希望能够给还在痛苦摸索当中的父母指明一个方向。 先说说儿子的情况和发病起因。儿子小时候和小区同龄的孩子相比,我们觉得他体质还不错。当然我们看的都是西医,头孢等抗生素和抗过敏的药物也吃了不少。除此之外就是觉得儿子的消化功能有点弱。读小学之前生活起居由姑妈负责。上了小学,姑妈走了,我和爸爸开始接手。从一年级下学期到二年级上学期,也就是儿子发病之前的一年里,他的上呼吸道反反复复发炎。我们还像小时候一样,医院。这一年不知道我们吃了多少抗生素,顺尔宁,氯雷他定这些药物。孩子的脾气也越来越暴躁。直到有一次一位医生说这不像感染,查了过敏原,才知道这一切都是过敏性鼻炎惹的祸。此时儿子的急性过敏已经达到了最高级别。当时我们并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几个月之后才感受到它巨大的破坏性。再一次为我们的无知和懒惰感到愧疚和自责,愣是把一个健康活泼的小孩演变成了过敏体质。1.2号,儿子晚上发烧,诊断为流感。经过一周的治疗,除了咳嗽,其他的症状都恢复正常了。我们以为咳几天就会自己好的,事后才知道,这是一个导火索。20天之后,儿子由于剧烈咳嗽,去医院诊断为肺炎支原体感染。也就是从那时起,我注意到儿子的肚子偶尔会一起一伏。开始我们都不以为然,以为是咳嗽导致的,所以重心都放在治疗感染上。随后儿子吃了4盒阿奇霉素。最后一次复诊,儿子的咳嗽虽然有所缓解,但有时还是会咳个不停。没做任何检测,医生说这就是哮喘,开了一瓶吸入式药物,让我们每天吸一次,至少吸一年。不用说,这个药物就是糖皮质激素。我是很拒绝长期使用激素药物,而且也没有任何检测指标让我相信儿子是哮喘。而且儿子吸肚子的状况是越来越明显。我慌了,别无选择,开始寻求中医的帮助。好在疫情期间,平时一号难求的广东省名医许教授的号,还是很容易挂到。许教授给我们的诊断是过敏加抽动。这位医生的行医理念是:消化好了,孩子什么都好了。所以他的用药相对温和,以顾及脾胃为主。我们满怀希望,按时炖药、喝药。从没喝过中药的儿子也很配合,不知不觉喝了40多副中药。这一个多月儿子的抽动经历了波峰再回落的过程,最严重时,我们眼睁睁的看着儿子单薄瘦小的身体快速剧烈的抖动,一边吃饭一边频繁的扮鬼脸,心如刀绞。 再说说我们初期的治疗。这段时间,除了遵医嘱按时服药,我像无数痛苦焦虑的父母一样,等孩子睡了,就开始各种查阅:百度抽动症的贴吧,台湾妥瑞症留言板,以及知乎上关于儿童抽动几乎全部的文章。期间,我还带儿医院的心理科、精神科,虽然儿子没有多动症,但存在“短时注意严重缺陷”。考虑到孩子的体质和专注力差,我实在没有勇气赌他的明天:顺其自然等待青春期康复,而是下定决心一定要在一年以内控制住孩子的症状,不要让他成为真正的妥瑞症患者。所以除了吃中药,接下去的三个月我和爸爸精心调理儿子,可能他的体质在慢慢恢复,因为症状轻微多了。可是只要天气变化或者稍不注意,就像花瓶太容易碎了,孩子的消化和鼻炎症状就开始反复。消化不好咳嗽多了吸肚子就明显。我朦朦胧胧的感觉到过敏性鼻炎应该是罪魁祸首,他让儿子体内有长期慢性炎症,最终影响到孩子的神经。我俩每天的心情随着孩子身体起起伏伏,始终无法放松,感觉到了一个瓶颈期。 然后说说我们的绿色疗法。这时我们用了调理过敏体质的益生菌和能恢复黏膜功能的中药雾化液。很庆幸,遇上了无激素无抗生素的杀菌产品,还用最先进的功能医学的方法调理孩子。我做了一系列功能医学检测。果然不出所料,长期慢性炎症主导了这一切。图1是急性过敏检测,即lgE检测。图2、3是90项慢性过敏检测,lgG检测。这种过敏不易被察觉,人群范围更大。图4是粘膜免疫功能检测,即slgA。这些抗体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有的就会沉积在身体的不同部位的黏膜上,刺激黏膜下的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释放出大量组胺,形成体内慢性炎症。 图1图2图3图4图5图6特别是当我做“尿有机酸”这项检测时(图5),有两项指标低,正是神经递质(多巴胺)分泌不足的体现(图6),跟孩子的抽动症正好吻合。这也坚定了我走下去的信心。 现在,孩子吃功能医学产品快一个月了,这段时间我们也坚持补充益生菌和中药雾化,同时严格禁食和食物轮替,和吃功能医学产品,慢慢恢复孩子的抵抗力。之前当孩子看电视,玩游戏的时候我们还能瞅见他的肚子轻微的起伏,最近两星期,不管我什么时候留意他,都没有观察到。但有一次我抱着他看电视的时候,手上能感觉他腹部肌肉的颤动。从九月到现在,每个月都出现了呼吸道炎症。9月份最严重,两次喉咙红肿,咳出了大量的痰。10月份喉咙痛了一下,过敏性鼻炎和结膜炎搞了一周。11月份只是有一次早上起床时说喉咙痛,喝了些开水,喉咙就再也没有痛。症状,一次比一次轻微。鼻子现在也是刚起床时有点塞,活动后就不塞了。咳嗽没有了,也没有吸鼻子。学习上也比以前专注一些,在最近的一次期中语数英能力竞赛中分别获得银、金、铜奖(儿子说没想到他在三年级第1次拿到了数学金奖)。情绪控制方面也有很大进步,几次在自己快要大发脾气时,大声说:“好了,好了,不说了”。从停中药到现在,我们再也没有吃过一粒西药,相比之前,这已经是质的变化。医生也是说让我们做好长期的准备,病怎么来就怎么去,急不来。 最后说说我的看法。 1.抽动症因为医学局限,家长最应该干预,而不是完全依靠医生,否则孩子就会为你的无知买单。 2.确实有很多孩子过了青春期,症状缓解甚至消失。也有很多孩子到了成年还有,但是不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有一位医生对我说,“如果大人能接受,其实也没什么。”提高孩子免疫力本身比抽动更重要。所以要不要治疗取决于你对孩子免疫力的判断。 3.抽动症的起因复杂多样:有因为缺钙;因为惊吓;因为病原体感染;因为鼻炎;因为食物慢敏……家长要观察,多尝试,很多孩子治好了源头,抽动就没有了,而且不会复发。 4.孩子容易复发,多半因为体内有长期慢性炎症。lgE、lgG、slgA是常见元凶。这样的孩子往往体内益生菌是紊乱的,消化不好,呼吸道也容易感染。使用抗生素和激素药物,无异于雪上加霜。长期使用抗组胺药物也只是麻痹免疫系统,让炎症继续蔓延。所以无激素无抗生素的绿色疗法是慢性病非急性期的首选。 5.经过严格食物禁食和轮替,孩子症状如果改善不大,就要进行功能医学的治疗,即先检测,再针对问题使用医疗级营养品。这个领域比较前沿,美国是权威,产品都是从美国进口,花费不菲,医院很少涉及。目前只有北京上海有实验室做这方面的检测,也有第三方平台与实验室合作。关键要找到靠谱的功能医学的医生或营养师。目前,有的重点院校有开这门课程。 6.最后说一说食物不耐受,即食物慢敏。在一些比较知名的公号或文章里,家长知道像牛奶,鸡蛋,小麦等不利于抽动。它们只是常见的慢敏源,每个孩子情况不一样,最好是先做检测,查出真正对自己不好的食物,通过禁食或者轮替来减少体内炎症的发生。 7.抽动不是孩子紧张导致的,那只是表象。体内的炎症已存在,太容易受到外界因素诱发了。孩子的情志要
|